在平湖市新仓镇,有这样一支特殊的志愿者服务队:6名队员都有身体缺陷,行动起来不方便,但他们却用自己的一腔热情,不断地温暖和帮助着身边比他们更困难的残疾人。 每当看到他们一瘸一拐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小道,村民们的心里都会涌起浓浓的感动。
自发形成的特殊志愿者队伍 去年,马士龙和龚黎明成了新仓镇残联的专职残疾人干事。行动不便的两人打算对全镇的残疾人进行一次大走访。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马士龙在一家厂当门卫,龚黎明在当地新居民办公室上班,他们决定在业余时间开着残疾车进行走访。 “真是不走不知道,一走心如刀绞。”马士龙告诉记者,他家有4口人,其中3个是残疾人,原以为自家的状况已经很糟糕了,但走访他后发现,好多残疾人家庭比他们更需要帮助。“比方说残疾人张红杰,长期瘫痪在床,父母都已年过七旬了,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是他消磨时间的唯一依托。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的头发又长又脏,好几年都没理了,谁见了都摇头。” 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召集其他几位热心的残疾人成立一支专门帮助残疾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很快,这支队伍有了6名成员。志愿者蒋中院说:“同样是残疾人,我们特别能理解他们的痛苦,不会嫌弃他们,这就是我们做好服务工作最大的优势。”
悉心的付出暖了残疾人心窝 从成立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这支不戴小红帽、不挂红袖标的“低调”志愿服务队,已经开展了不少工作。推荐就业、心理疏导、种养殖培训……他们给镇上数百名残疾人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在钟埭街道荣晟纸业有限公司的门卫室里,穿着一身帅气制服的小伙子潘春良正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工作态度一丝不苟。 潘春良是新仓镇大利村人,20岁出头,肢体残疾。过早辍学的他曾在打零工时因手脚不麻利被老板辞退,后来开了家小店因生意不好又欠下了一屁股债务。家里人对他失去了信心,他也一度对生活很迷茫。 龚黎明等人与他接触后,决定先从介绍工作入手。有了固定的收入,小伙子也变得阳光起来。后来,志愿者又找了一位老师,帮潘春良补习文化知识。 前几天,潘春良把单位发的月饼拎回了家,爸爸妈妈激动不已。“最近他还找到了女朋友,是同一个单位的女工,都快谈婚论嫁了。”龚黎明透露说。 看到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志愿者们笑得很灿烂。
希望健全人加入助残队伍 一年多的时间里,马士龙已经成功地帮助43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但其背后的艰辛却很少有人知道。 行动不便的他苦口婆心地一家家求企业老板,有时甚至会遭受讽刺挖苦。但他并不气馁,终于说服打动了不少热心人士。 马士龙说:“只有通过就业,才能实质性地改善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他们的生活都好起来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美满。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努力让更多的残疾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毕竟自己也是残疾人,这些志愿者在服务中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也难免会遇到一些尴尬事。马士龙告诉记者:“已经有好多重度残疾人告诉我,他们很想出去看看镇上的变化,要知道他们都好多年没出过门了,甚至连村口的沙石路变成柏油路都不晓得。可是我们的能力有限,连把他们从床上抬到门口都很困难。真希望有健全人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实现心愿。”
(图片由新仓镇残联提供) |